餐讯网

餐饮人的掌上宝典,让餐饮生意不再那么难!

打开

请假未获批离岗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吗?(高院再审)

打开

8月1日起,重庆市餐饮、住宿业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打开

打上班卡后私自外出回公司途中被撞身亡是工伤吗?

打开

《中国消费者升级研究分析报告》(下)

12月26日 食品饮料酒 阅读786

行业巡礼——汽车汽配:三大升级下的投资机会

车市消费的变化与国内经济变化息息相关。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中产阶层的增长呈现井喷之势,中国正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消费者从应付生活转变为经营和享受生活,也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所以人们也称这一轮消费升级为“品质革命”。这在汽车市场表现也尤为突出。我们认为:国内汽车消费升级体现在1)市场升级,东部沿海城市的汽车需求渐趋饱和(以更新换代为主)、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汽车消费逐渐成为当前汽车行业存量增长的主力,进而高性价比的自主品牌迎来发展契机;2)产品升级,购车主力群体年龄层次下移,消费力分化,高消费能力人群占比提升,对品牌力、科技感、时尚度的追求催生了豪车(BBA)的热销、汽车电子加装率上升;3)出行方式升级,拥堵和污染问题下,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等逐渐受到资本追逐。

市场升级-三四线城市崛起:自主品牌的崛起

三四线城市是目前汽车销量增量的主要来源。目前中西部的汽车普及率相当于东部3-4年前的水平,与沿海及一、二级城市已经进入饱和期的阶段相比,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的西部汽车市场仍主要处于普及期初期,对新车的需求仍相对较大,未来中西部的汽车销量增速将会对整体的汽车增速有所支撑。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中国各省份民用汽车保有量数据绘制出密度图,发现当前东南沿海汽车保有量高,但销量增速偏中低水平;中西部汽车保有量低,但销量增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西部地区在08年之后销量增速反超东部。我们对2002-2015年全国各省的民用汽车保有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华东、华北、东北)保有量增速在2002-2008年间一直位列全国前列,该情形从08年以后出现反转。08年之后西部地区保有量增速反超东部,其中尤以西北地区最为典型,08年以后保持连续5年20%以上的保有量增长率,同时期华北地区最为弱势,14年保有量增速跌至10%以下。

三四线促进自主崛起。三四线城市自08年以来的这轮汽车热销行情,为部分优质自主品牌带来了极佳的发展机遇,对比汽车之家里北京和郑州的热门车型,可以发现,郑州车市热门车型均价在10万以下,北京车市热门车型均价在15万以上,具备更宽的价格区间。我们认为,三四线城市购车主力以首次购车为主,关注点集中在1)性价比;2)体面气派;以长城、吉利为首的自主品牌积极推出7-15万价格区间的SUV车型,近年来成长迅速,纷纷迈入百万销量阵营。长城2011年推出哈弗系列后、吉利2016年推出博越、远景、帝豪后、广汽传祺2015年推出GS4后,均实现了集团销量的大幅提升并基本维持。

长城自2011年推出哈弗H6后,迅速找准了SUV家族定位,先后推出H2/H1/H9/H8/H7等车型,覆盖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SUV全市场,价位遍历5万-28万区间,2016年销量占长城汽车总销量的87%,其中最为热销的是H6(销量占长城SUV的62%),连续多年SUV销量冠军,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款月销5万的SUV车型。凭借哈弗H6在三四线城市积累的忠实粉丝,长城汽车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迅速提升。

相较长城、广汽,吉利的新品周期来的要晚,但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前两者,2016年吉利博越、帝豪、远景上市后,吉利集团月销量从4万辆急速拉升到16年底的10万辆。

广汽乘用车凭借爆款车型传祺GS4获得了现象级的增长。GS4于2015年上市后,迅速跻身SUV前三强,直接将月销5000辆的广汽乘用车拉升至月销3万辆阵营。2016年7座SUV传祺GS8上市,凭借高颜值和大空间打破质疑,销量超预期。2017年8月底,广汽乘用车一鼓作气再推两款全新SUV传祺GS3和GS7,静候新品周期助力下的广汽乘用车未来销量爬坡。

产品升级-购车群体年轻化:关注豪车、中高端SUV、智能网联

核心:当前国内购车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购车偏好分化显著,带来三方面的消费升级:1)豪车目标消费人群占比提升,豪车销量增长可观;2)主流价区整体上移,15-20万SUV成兵家必争;3)智能网联概念受追捧,汽车电子标的受益。

购车群体年轻化。随着“85后”人群已经在职场中稳定并有相应的经济能力购买汽车,汽车主流消费群体年轻化的步伐加快。“85后”汽车用户比例从2013年的26%增长为2015年1-7月的36%,将很快成为汽车市场的购买主力军。60、70年代的消费者在考虑舒适耐用的下也将其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年轻化的消费群体在购车的时候更加注重个性时尚化和体验感,从而驱动整个汽车行业向个性、智能方面发展。

购车偏好分化。我们将消费群体分为两类,年轻群体(30岁及以下)和中青年群体(30岁以上)。从购车价位看,年轻的消费群体由于经济的能力大多数会考虑在12-18万价位的汽车,在年轻群体中,20岁以下的消费者购买8-12万元的汽车的人数占比相比21-30岁的年青人多了2.7%。中青年的消费群体在18-25万和25万以上的价位区间中占比分别为13.2%和18.3%,明显高于年轻群体。从选车角度看,年轻消费群体看重汽车体验感,推动汽车与智能科技相结合。中青年群体更注重汽车的性价比,并且有一定的能力和意愿支付汽车溢价。年青的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出现两级分化,具有先天家庭经济条件优势的小孩购买价格相对价高的豪车,平均经济水平的青年人大多选择经济紧凑型车。我们认为,消费者购车偏好分化带来的消费现象有:1)豪车热销;2)主流价区上移;3)智能网联化。

1)豪车目标消费人群占比提升,豪车销量增长可观

新贵阶层和富二代占比提升,偏爱豪车。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经济红利下,中国诞生了最早的一波私车购车群体,主要是“白手起家”的60/70后,初代买车者对车了解不深,买车时的选择范围不多,在车型选择上的从众性观念较强。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高收入人群占比提升(城市新贵、创一代等),另一方面年轻人的家庭背景日益分化,具有先天的经济条件优势的年轻人促进了豪车的销售量的增加。偏好方面,易车网将整个年轻的群体称为Z一代(平均年龄在22岁且家庭氛围相对宽松、接触社会环境较为多样化),他们的选车偏好出现了分化,在2015年的数据中,19%的年轻人偏爱价格40万元以上的豪车,占比第二。

我们梳理了全球主要的豪华汽车品牌近年来在华销量,2008-2016年间,德系豪华三强奥迪、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几乎步调一致地从年销10万辆提升到年销40/50万辆。其中,宝马和奔驰在2017年前三季度在华的销量保持了15.2%和29%的增长率。除BBA以外的豪华品牌也维持了较为稳健的增长态势。

近八年间豪车在华销量复合增速远超行业。除了雷克萨斯以外,其余豪车品牌均实现了高于乘用车(狭义)行业整体的复合增速,2008-2016年八年间,德系三大豪车品牌BBA中,奔驰以37%的复合销量增速一骑绝尘,宝马、奥迪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9%、22%,均高于乘用车行业20%的复合增速。其他的豪华品牌除了日系雷克萨斯以外,也都实现了高于乘用车行业的增速。

2)主流价区上移,15-20万SUV成兵家必争

核心:需求端来看,随着GDP逐年上升和国民收入增长,城市主流购车人群的价格接受度提高;供给端来看,价格战下低端SUV溢价逐渐消失,2017年以来各车企争相布局15-20万中高端市场,供需双向刺激下,汽车消费主流价区发生上移。我们看好提前进入中高端产品线布局的长城汽车(WEY)、吉利汽车(领克)。

需求端:主流购车人群价格接受度提高。

汽车销量和人均GDP水平显著相关。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开始上升;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私人购车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对品质等生活方式的认同感逐渐加强。目前城市主流购车人群是“85后”中产阶级,具备较为稳定的经济实力,也正在经历人生中工资快速增长的黄金期,对中高档汽车的具备一定的接受度。

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整理的2017年8月乘用车主流价区购车热度和汽车购买力占比,我们发现,10万以上汽车消费能力占比近 90%,同时各价区横向对比来看,12-25万价区的购车热度的同环比增速显著高于其余价区,显现出市场的结构性调整,车市高端化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

供给端:5-15万区间竞争空前激烈,15-20万成兵家必争之地

5-15万区间竞争空前激烈。自主品牌SUV集中在5-15万低价车型,近年来在高增长率和高利润率的吸引下,各车企SUV车型推出速度更为密集,价格战愈发激烈,长安官降过万、长城10亿红包背景下,行业暴利时代结束,各自主车企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SUV车型差异化成为了竞争突围的关键点,目前自主品牌中15万以上的SUV车型较为稀缺,中高端SUV车型或将是下一个利润爆点所在。

15-20万SUV成兵家必争之地。未来SUV的增长点在于15-20万区间的市场挖掘,2017年以来,长城推出WEY品牌(VV5/VV7),吉利推出领克品牌(即将上市),上汽推出30万以上的途昂车型等,都体现了车企在现有优势价位基本上向上延展的决心,中高端SUV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主流价区上移,推荐布局较早的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和客车高端化的宇通客车

长城汽车:哈弗维持增长,WEY品牌持续向好。公司从2012年开始聚焦SUV战略,主打哈弗系列。长城过去几年充分把握5-15万区间自主低端SUV蓝海市场红利,在爆款车型支持下实现了11.3%的高利润率。但随着多家车企密集进入,低端SUV溢价消失,盈利空间坍缩。未来SUV的增长点在于15-20万区间的市场挖掘,于是2017年长城汽车推出WEY品牌,进军中国豪华SUV市场。VV7 和 VV5 系列车型已于 2017 年 4 月和 8 月上市,从动力配置、智能装配、外观设计等方面占据中高端SUV 市场。WEY VV7 上市以来,6-9 月销量分别为 3,166,6,075,7,197 和 7,444 辆;VV5 车型 9 月销量为 4,569 辆,销量表现优异。我们认为,WEY的推出将进一步补足哈弗SUV产品线,长城有望抢占自主品牌中高端SUV市场先机,扩宽盈利来源。

上汽集团:新车投入持续,看好龙头优势。上汽集团作为整车龙头企业,随着汽车产业逐步成熟,规模优势开始显现,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上汽集团的主要利润来自于与大众、通用的合资,而中国作为两家大众、通用的重要市场,将在新车投入上持续发力,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向好;SUV仍然是增速较快的领域,上汽自主和合资推出多款SUV新车,产销增速有较好的保障,产品结构持续改善。从耦合销量与利润结构分析,后期利润增长途径为:大众的单车利润高,提升销量;通用和通用五菱销量大,提升单车利润;自主规模小,提升销量发挥规模优势。上汽乘用车传统、新能源汽车齐发力,且合资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处于新车投放强周期,我们追踪17年途观L、科迪亚克、途昂、探界者、新款GL8、宝骏510、荣威RX5系列、名爵ZS、荣威i6等多款新车型处于销量爬坡期,后期空间仍然较大。

宇通客车:打破高端公商务中巴外资垄断,T7 培育盈利新增长。宇通客车作为大中客龙头,未来核心亮点在于1)新能源客车持续增长;2)海外市场开拓;3)高端商务客车产品升级提振盈利。2015年宇通推出历时三年研发、耗资 4亿打造的全新高端商务中巴 T7,对标车型为一汽丰田柯斯达、丰田考斯特以及日产碧莲等合资以及外资进口高端商务中巴。T7自 2015 年正式上市以来,先后圆满服务“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上合总理会”、连续两届“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杭州“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端论坛、“十九大”等大型国事活动,成为中外盛会高端服务的“标配”用车。2016 年T7年销量 470 辆,按照公司规划,2017 年内销量翻倍达到1000 辆,5 年内突破3000 辆。考虑到T7 具备较高的单车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我们预期未来三年内T7对公司营收占比将保持高增长,预计2017-2019 年T7贡献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1.96%、2.83%、3.50%,贡献公司净利率的比例分别为 2.83%、3.95%、4.82%。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客车产品在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等方面不断获得新突破,产品品质和性能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客车企业将逐渐弱化价格优势,强化质量服务,进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充足的竞争力。宇通客车在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积极开拓海外业务的同时,以 T7为代表的新型高端公商务客车将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3)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当道,时尚弄潮

汽车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呈现的是最简陋的箱型,然后发展到船型,到现在鱼形汽车成为主流轿车版型。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无人驾驶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从低阶到高阶的智能网联汽车或将成为无人驾驶的载体。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使车辆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与控制功能,能综合实现安全、节能、环保及舒适行驶的新一代智能汽车。除了在汽车性能上的实施智能化,汽车在外观的改进也体现了年轻代简约而不失个性的要求。全球来看,特斯拉几乎成为当前汽车风尚的领路人,荣威RX5在国内的热销也体现出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经将从外和内改进,体现了年轻人对生活消费人性化及便利化的追求。

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上市后热销。2016年7月,上汽和阿里联手打造的国内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正式上市,上市仅3个月销量就超2万,挺进2016年10月SUV销量前8;上市不到半年累计销量突破9万,月销量挺进SUV前四。荣威RX5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占到上汽乘用车整体销量的52.97%,体现了人们对基于高颜值、高工艺和科技感的互联网汽车的喜爱。

2017年下半年,上汽荣威RX5 20T自动互联网智尊版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售价为15.88万元。新车在现售荣威RX5 20T自动互联网智享版车型的基础上增加部分配置,搭载1.5T动力。

外观方面,荣威RX5 20T自动互联网智尊版车型将延续现售车型设计,配置方面,新车在现售荣威RX5 20T自动互联网智享版车型的基础上将增加矩阵式全LED大灯、智能防夹电动尾门、7英寸全液晶仪表、360°全景影像、前驻车雷达以及前后一体式侧气帘等配置,此外新车还新增玛莎拉红内饰可选。同时新车将继续配备智能互联网系统以及10.4英寸多媒体屏幕。

内部方面,荣威RX5搭载阿里自主产权的智能操作系统YunOS,这一系统不仅将集成众多类似语音导航、快捷支付、系统级搜索及在线娱乐等功能,还有望将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也打包服务于车主。

智能网联带动汽车电子需求。车辆的智能化是未来汽车确定的发展趋势,相比于传统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具备更多的汽车电子部件,带来了传统机械零部件的升级需求(如ESP、AFS等),同时随着整车更新换代与C-NAP标准的要求,未来车辆ADAS装配将成主流,目前国内ADAS系统渗透率低,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保守预测918亿)。国内ADAS企业一方面积极实施外延布局,与国际各大巨头达成技术合作,另一方面在智能互联示范区内,ADAS厂商与整车厂不断进行装配合作,有望突破后装的困局,逐步与整车厂商磨合测试,实现前装。

推荐拓普集团、星宇股份和中国汽研

拓普集团:卡位智能汽车执行层,产能释放可期随行业发展潮流,公司精准卡位智能汽车执行端,开拓汽车电子业务,实现公司现有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公司定增24亿投产汽车智能刹车系统及电子真空泵项目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预计将形成年产150万套汽车智能刹车系统(IBS)和260万套汽车电子真空泵产能。其中,智能刹车系统项目与电子真空泵项目均预计2年投产,预计达产当年净利润分别为6.23亿元,1.56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外延高附加值的汽车电子领域步伐精准、节奏快,随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推进、新车智能硬件装载率提升,公司智能刹车放量可期,未来几年有望连续保持超高增速(16年营收1.12亿,同比增长100%)。

星宇股份:加快LED、智能化车灯布局。本土车灯龙头星宇股份发展迅速,营业收入近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2016年新接订单中前照大灯19个,其中全LED大灯8项,成功突破外资企业技术封锁,跻身LED汽车前照大灯这个高盈利市场。目前公司AFS车灯与传祺配套,第一代ADB前照灯研发成功, LED营收占比约20%,业务结构持续升级。2014年5月顺利投产;2015年,公司募资7亿元投资成立“汽车电子与照明研发中心”,全面布局汽车智能化研发;2016年,公司又先后与松下、凯翼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取他们在汽车智能驾驶感知、处理和智能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星宇在车灯、国内汽车客户等方面的积累,强强联合,加快开拓 LED车灯(尤其是 LED大灯和智能车灯)、汽车智能产品布局。

中国汽研:智能检测技术储备充足的技术服务类标的。自主崛起、电动化、智能化下检测项目增加(AEB、保险指数或纳入考核)、技术评定趋严(17年2193款新能源车型重审),利好汽车检测研发,汽研兼具稀缺性和部分垄断,西部唯一具有完备智能整车+路试检测实力公司,兼具国企改革概念,待无人驾驶标准发布,智能检测业务需求有望释放,助力公司业绩。

出行方式升级-节能出行渐起势:分时租赁受资本追捧

核心:汽车共享模式有望解决当下全球汽车保有量扩张导致的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问题。此概念下的电动分时租赁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掀起私车私用到共享汽车的出行方式升级。2010年以来,易到、盼达、绿狗、EVCARD等租赁企业开始获得资本追捧。我们认为,电动汽车共享,具备更高的经济性(提升用车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减少排放),满足有证无车一族用车需求,同时手机APP操作简便快捷,迎合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可类比共享单车),在国家政策持续鼓励下,有望带来人类出行的全面革命。

市场增长迅速,前景可观。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又称共享汽车,是指汽车驾驶权共享,驾驶人对汽车仅有使用权。通常由提供分时租赁服务的公司来协调车辆并负责车辆的保险和停放问题。据《2017中国共享汽车现状与趋势报告》披露,中国目前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数量已经达到3万辆左右,预计未来5年,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以超过50%的增幅继续发展,到2020年,整体车队规模有望达到17万辆以上。根据艾媒咨询2017年发布的《2016-2017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互联网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达4.3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92.8亿元。由于良好的市场预期,各大汽车共享平台纷纷通过融资手段进一步扩大规模。

有证无车族增加,租赁需求巨大。由于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均对新增车辆采取限购政策,许多拥有驾照的驾驶人无法购买汽车,有证无车一族由此滋生。2016年,汽车驾驶人数为3.1亿,汽车保有量仅有1.94亿,有证无车的人数为1.16亿。该缺口还在进一步扩大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10年内中国驾照持有人数将达到10亿,当前基础设施对汽车的容量约为3亿,有本无车一族将进一步增加至7亿左右。共享汽车通过提供自助式短期自驾用车,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共同使用一辆或多辆汽车,满足了有证无车一族的需求。

缓解交通:提高使用率、补充公交系统。提高私家车使用率,缓解城市拥堵。汽车分时租赁能有效减少汽车的闲置时间,增加汽车的使用率。如果一辆共享汽车有5位驾驶人共享,意味着500万俩共享汽车可以取代2500万辆私家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6年汽车销量为2802.8万辆,同比增长13.7%。今年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4.9万辆和2022.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和4.5%,低于上年同期8.5和8.7个百分点。由于庞大的销量基数,当前道路基础设施无法承载的汽车保有量令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甚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降低出行质量的难题。

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有望成为未来方向。日前,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共享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分时租赁发展”、“分时租赁电动汽车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有助于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这显示国家已将共享汽车视为解决交通问题的良方。未来国家极可能将共享汽车纳入城市公交体系、丰富出行方式。当前已经有部分汽车共享平台将产品定位为城市公交系统有效补充,满足了居民对提升出行质量的需求。

《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开展分时租赁”。分时租赁的汽车需求集中于100公里内的出行,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与需求契合。目前,全国有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企业40余家,车辆总数超过4万辆,其中95%以上为新能源车辆。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绿色性能,减少碳排放,减少火电比重,增加可再生能源(风力、水力、潮汐能、太阳能等)、核能发电比重等环保优势,可以有效降低交通排放。但是由于新能源共享汽车需要大量充电桩来配套,目前共享汽车尚处于发展初期,充电桩的数量不足,对共享汽车的车辆运营率有所制约。

资本追逐,供给繁荣,后续或迎来整合潮:截止到2016年年底,国内专注于分时租赁的汽车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其中既包括从传统租车转型而来的公司及初创公司,更不乏北汽、上汽、奇瑞、长安、吉利等整车企业,甚至还包括互联网企业及航空企业。共享经济繁荣下,共享汽车也吸引了各路资本的青睐,被业内称为“下一片蓝海”。我们认为,当前共享汽车仍处于行业发展前期,企业呈现“杂、乱、小”特征,前期的亏损需要资本的持续投入,后续或迎来一波整合潮。随着整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加入,有望逐渐建立起行业信心,在经过3-5的关键发展期之后,汽车分时租赁市场的格局将逐渐明朗。在完善汽车分时租赁的定位和市场认知度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汽车分时租赁将迎来真正的爆发式增长。

行业巡礼——电子: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大周期

产品升级: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大周期,产品升级势不可挡

iphone X 带动新一轮消费电子创新周期

作为十周年纪念产品,iphone X为近5年苹果历代产品中的创新之王,创新点覆盖屏幕、双面玻璃、无线充电、金属中框、全面屏等新的应用。消费电子迎来新一轮创新大周期,OLED、无线充电、双面玻璃、金属中框、全面屏等新的应用带动新一轮的产品升级,标的:京东方A、大族激光、深天马A、田中精机、安洁科技、信维通信等

iphoneX首次采用OLED屏幕 iphone x采用从三星定制的5.8英寸OLED屏,其分辨率达到2436*1125(458ppi),是历年iphone手机中分辨率最高产品,对比度更是高达100万:1,接近前代产品的1000倍(1400:1)。这是iphone系列手机首次采用OLED屏幕,iphone系列屏幕上一次重大创新出现在iphone 4上采用的retina屏幕,此后引领众多高端手机提高手机分辨率。iphonex作为iphone系列高端产品,必将引领消费潮流,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采用OLED屏幕,OLED技术有望成为手机屏幕材质的主流技术。

机身回归双面玻璃设计 新一代iphone全系列回归玻璃后盖设计,这也是iphone 8/8plus与上一代产品在外观上的最大不同。玻璃后盖相比金属后盖有亲肤的优势,且玻璃材质不会屏蔽电磁波,因此无需预留通信通道,使得整个后壳更加美观、一体化。除了新一代iphone采用的2.5D玻璃后盖,17年国内也有许多国内外一线品牌如三星、华为和小米的中高端手机如三星S8、荣耀9及小米6采用3D玻璃设计,具有更好的握持感与外观。作为手机业界的风向标,iphone系列手机每一次外观改变,均会引起业界其他厂商的疯狂跟随。预计会有更多厂商开始采用玻璃后盖设计,采用2.5D及3D玻璃后盖的双面玻璃机身有望成为主流设计方案。

全系列iphone升级支持无线充电 摆脱充电器的束缚,实现无线充电是目前众多消费者的心愿,得益于玻璃后盖的采用,新一代iphone全系列支持无线充电。苹果在iPhone 7中取消耳机接口设计,转而采用lighting接口耳机,导致用户无法边充电边用耳机通话、听音乐,充电方案亟待改进。无线充电的加入,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无线充电方案虽然存在无线发射距离短,充电功率低的缺点,但苹果的加入并支持Qi标准,可以迅速壮大无线充电产业发展壮大,并推进行业标准化进程。若未来充电装置都采用同一标准并大范围安置于公共场所,如咖啡店,酒吧,机场,酒店或快餐店的桌子上,有可能实现随时随地为手机充电。此外,苹果自己设计的充电座AirPower还加入了对其他设备如applewatch、airpod的支持,可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

与双面玻璃相得益彰的金属中框 与面玻璃机身相配合,iphone X采用带有弧度的不锈钢中框,配合双面2.5D玻璃,机身过渡非常自然,整个机身有极好的一体化效果。完美的效果同时加大了中框精密加工难度,据测算,中框成本约为玻璃后盖成本的两倍,且仅中框成本也高于前代产品的金属外壳。同时由于金属机身难于满足5G通信及无线充电的要求,双面玻璃/陶瓷+金属中框的设计成为较为完美的技术替代方案。

屏幕升级为全面屏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全面屏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广受追捧。从外观来看,全面屏无疑是iphone X的最大卖点之一。从正面看,iphone X除了顶部集中的传感器、摄像头以外,几乎全为屏幕,看起来极为震撼。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实现正面全部为屏幕的全面屏概念目前还有难度,各大手机厂商在全面屏设计上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妥协,分别出现了以iphone X为代表的刘海式异形屏设计、以小米mix系列为代表的三面窄边框设计和以三星S8为代表的上下对称式设计。无论哪种设计方式,均明显提高了手机颜值。除了颜值,全面屏设计能明显增大屏幕占比,可以在更小的机身中嵌入更大的屏幕,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便携、大屏的需求。得益于以上优点,目前各大厂商包括苹果、三星、华为、OPPO、小米均在全面屏设计上发力,不断推陈出新。目前由于全面屏产品集中于高端产品,全名屏的使用可以明显提升手机附加值,例如采用全面屏概念的小米mix 2售价3299,比几乎相同同硬件规格的小米6贵了800人民币。

需求升级:技术革命带动消费电子需求升级

消费电子产品升级带动需求升级

新技术、新趋势带动新一轮的消费电子需求升级,AR、3D sensing、面部识别等引领新的需求方向,带动零部件、功能件、结构件等发生巨大变化

有备而来的AR技术 继17年6月于苹果开发者大会上推出面向ios11的ARkit平台之后,苹果在iphone X主摄像头上采用3D镜头组,A11 仿生芯片加入对AR的定制化设计,并引入全新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实现对AR应用极其关键的精准测距和物体运动轨迹跟踪功能,由此开启新一代iphone对AR的全面支持。公开资料显示,苹果10年至今,连续收购了近十家AR相关公司,配备AR技术,可以说是有备而来。AR、VR技术16年曾风靡一时,众多头戴式专用设备层出不穷,但受困于没有重量级产品产生,17年相关产品有所消沉。苹果将其引入iphone X上是AR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借助苹果强大的软硬件结合能力与生态控制能力,众多针对AR应用必然迅速出现,并真正为AR打开移动终端市场。

3D sensing 重新定义前摄像头地位 曾经主要用来视频通话功能的前置摄像头,与美颜功能结合后,逐渐成为手机的一大卖点,oppo的”柔光双摄“,小米的”自拍更美“,各种口号层出不穷。iphone X通过众多前置传感器,能够获取面部的三维数据。相比之前的二维图像,可以说是一项革命性进展。采集更多的数据自然会有更多更好玩的玩法,以苹果新一代内嵌应用动话表情为代表,通过获取人脸的三维数据,可以得到人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吗,从而可以使3D表情做出与人相类似的表情。

快且精确的面容识别 人脸识别作为继指纹识别后的又一大生物识别技术,因其其独特的方便、经济及准确性而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然而传统人脸识别往往简单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的二维图像进行识别,由于数据量较少,其安全性并不高,例如采用上述技术的三星GalaxyNote8,使用照片就能骗过人脸识别功能。借助3D sensing系统,iphone X可以绘制出独一无二的3D面谱。相比于二维图像,iphone X采集到的人体面部3D数据能够分辨出的几何精度会明显提高,可以大大降低了错误率。不仅如此,该功能的速度会比TouchID指纹识别的速度更快。

技术与需求提升附加价值 作为iphone系列继iphone 4之后的最具突破创新性产品,iphone X在产品上引入的众多创新技术,将打开消费者对AR、3D sensing、面容识别等新技术的新需求。而新技术与新需求的加入必将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从历代iphone入门产品价格来看,以往iphone的入门产品售价普遍维持在649美元,而iphone X入门款售价则高达999美元,价格提高幅度高达54%。与同时发布的常规升级产品iphone 8相比,其价格也高出了300美元。但消费者并没有被高价吓倒,并展现了为创新所带来的溢价买单的意愿,根据中关村在线发布的对新一代iphone 购买意愿的调查结果,高达74%的参与调查人员更倾向于购买价格更高的iphone X。

产品与需求升级带动零部件、功能件、结构件行业发生巨大变化 以零部件、功能件、结构件为代表的消费电子精密功能器件是手机终端的核心零部件,iphone X引领的新一轮电子行业产品与需求升级所带来的外观和内部变化直接导致整个手机零部件、功能件的增多。以同时发布的iphone 8与iphone X为例,iphone 8代表着传统手机前置零部件布局,通常包括前置摄像头、光线传感器、麦克风三个零部件,而iphone X由于采用了全面屏设计,在更为狭小的空间里内置了用于通话与面容识别的8个零部件。空间的进一步压缩与所需零部件的进一步增加对零部件、功能件、结构件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手机升级带动功能件行业迅速发展

由于功能件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中属于高度定制的产品,因此会受到产品设计、新功能导入、元器件变更以及工艺变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业需求变化迅速,新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导入都会带来功能器件的变化。

在OLED、无线充电、3D镜头、全面屏、玻璃机壳、金属中框等新的趋势之下,功能件的要求、设计、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带来整个功能件行业的发展机遇,相应产品的附加值会随着手机附加值的提升而增加。

市场升级:消费电子技术向汽车领域拓展,市场升级已成趋势

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的转变

汽车电动化趋势不可避免,如今的消费电子领域的公司纷纷向汽车领域转型。汽车产业的升级也催生了消费电子市场升级与扩容。推荐吧标的:长盈精密、联创电子、欧菲光、长信科技。

电子行业在智能手机不断升级所驱动的大趋势下,铸就了过去的产业期的黄金十年。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引发消费电子相关企业纷纷进军汽车电子领域,整个消费电子市场正在向汽车领域扩容,消费级别电子市场升级到汽车领域,迎来电子行业市场升级的第二次飞跃。

汽车的电子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汽车的电子化水平1970年时仅有3%,到2020年汽车的电子化水平预计上升到50%。新能源汽车的渗透则进一步提升整车汽车电子化的比例。IMS Research的数据中,2020年全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的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400亿美元,与2010年的1570亿美元相比提升50%。各国政府对汽车行业制定的安全性强制规定成为推动汽车电子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大量的汽车电子系统包括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及胎压监测系统(TPMS)等引发了对电子器件和零部件等需求增加。

汽车电子可以分为四大类:动力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通讯娱乐系统与车身电子系统等。汽车行业随着信息技术与消费电子等应用逐步渗透其中。汽车电子市场的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各大厂商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汽车电子化已经成为汽车技术中的革命性变化,同时特斯拉引起的电动汽车风潮将汽车电子需求进一步深化,打开了新的蓝海空间。中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2015 年全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为2459.8万辆,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为3979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7049亿元。

到2022年之前,全球车用显示市场年平均成长率为9%左右。IHS的报告显示全球汽车显示面板市场将由2016年的1.35亿片增长至2022年的2亿片,而其中67%以上均是TFT-LCD。其中2017年车载触摸屏面板出货量预计为5000万,比2016年的4500万增长11%,如果按平均价格1000元一片计算,2017年全球车载触摸面板市场达到500亿人民币,预计2020年将达到700亿人民币,市场空间巨大。IHS预计在2017年的车载市场,电容触控屏的出货量预计将超过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电阻触控屏,并且电容触控屏的模块成本和单价都比电阻式的触摸屏高。

随着全球ADAS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车载摄像头需求量快速上升,2011-2015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3%,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预计2018年全球车载镜头模组市场将达到25亿美元。内视镜头、后视镜头、前视镜头、侧视镜头、环视镜头等的大量应用,使得单位汽车平均车载镜头数量也显著提升。

汽车电子化,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包含基础元器件、电子零部件、车载电子整机、电子控制系统等需求程度也与日俱增,再加上混合动力轿车以及纯电动汽车的渗透,汽车电子成为电子行业新蓝海市场。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升级,我们看好汽车电子市场将接力消费电子市场,整个电子行业的市场将进一步升级。同时汽车 RFID、传感器、存储器、芯片、摄像头等将会伴随车联网的发展而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并将与无人驾驶一同在2020年以后迎来真正的爆发机会。

行业巡礼——房地产:住房市场空间大,租赁市场兴起

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自1998年房改至今近二十年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增长,但也产生了部分城市出现“房价泡沫”、住房脱离消费属性成为“投资品”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党中央适时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为未来中国房地产住房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住房应回归到消费属性,我国房地产行业将步入居住时代、消费时代。

住房市场空间大

收入增长与二胎政策提升改善型需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616元,较2000年大幅增长435%,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对住房品质及舒适度也将产生更高的追求。

二胎政策有效促进人口出生率回升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统计局数据显示当年我国出生率为12.95%,较2015年显著增长了0.88个百分点,迅速走出了近13年较低位徘徊的出生率。预计在子女数量增加的背景下,居民购置居室更多、面积更大的改善型住房需求将持续释放。

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2016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为36.6平方米,较10年前大幅增长了35%,房屋居住舒适度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65.03(美国普查局)、44.6(德国联邦统计局)、44(Google Scholar)、44.68(日本统计年鉴)平方米。考虑到人均居住面积受人口密度影响,因此人口密度与我国较为接近的国家更具参考价值,根据Worldbank的2016年人口密度数据,我国人口密度介于美国和德国之间,并且小于英国和日本,总体差异度仍可接受,因此这四个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有望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状况的参照;而新加坡人口密度远超我国数十倍,人均居住面积不具备参考价值。由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四个国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数据中最小值为44平方米,我们保守估计未来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这一水平。

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上半程:1998-2008年城镇化率快速提升

1998年的头十年,在房改红利、人口红利和土地资本化红利的推动下,我国城镇化率快提升,从1998年的33.35%迅速上升了13.64个百分点至2008年的46.99%,年均增长1.36个百分点,房地产行业从幼稚期进入成长期。

下半程:2008年至今城镇化率增长放缓,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进入2008年,随着房改红利消失、人口红利下降、土地资本化红利衰减,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后半程。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全球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7.35%,较2008年提升了10.3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3个百分点,增长较上半程有所放缓,但整体水平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的城镇化率分别高达75.51%、81.79%、82.84% 、93.93%,新加坡甚至实现了100%的城镇化率,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人口保持增长持续创造住房需求

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近10年保持在5%左右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年在二胎政策影响下,人口增长率小幅上升,达到5.86%,预计未来我国人口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为房地产市场持续创造住房需求。

旧改需求拉动产业链增长

老旧房屋亟待更新改造

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在2010年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指出,我国住房使用寿命只能约持续25-30年,近年来建造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起房屋坍塌事件也佐证了这一点。根据巴曙松在《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中的表述,“2009年中国城镇住房存量约为170亿平方米,其中1997年房改以来新建的住宅存量约为50亿平方米,总体上新建住房占比为30%;相比而言,截至1975年,日本住房存量几乎已经全部更新换代”,这表明房改之前的住宅存量约为120亿平方米,我们假设这些存量住宅中有50%将达到寿命极限,则约有60亿平方米的住宅存在更新改造需求。

房屋更新改造带动产业链增长

老旧房屋的更新改造虽然对开发商而言不产生增量贡献,但会拉动房地产整个产业链的增长——

① 房屋拆除、爆破、工程机械、运输等产业;

② 房屋设计、建造、建材等行业;

③ 涂料、水电等行业;

④ 家纺、家居、家电等行业。

我国房地产行业空间约261-435万亿元

我们通过城镇化率、人均可居住面积、人口自然增长、2000~2016年住宅供应缺口,以及老旧住宅更新等五大因素来测算未来我国住宅总建筑面积(假设以此计算的市场容量全部进入商品房市场)。其中,城镇化率的提升、人均可居住面积的扩大、人口的自然增长形成的市场增量,以及2000~2016年形成的住宅供应缺口,有利于开发商开拓市场;而旧改需求对开发商而言不产生增量贡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2月23日发布了《物权法解释(一)》,包括不动产登记与物权确认等等,使《物权法》更具操作性,加强了居民对物权的保护意识,开发商旧改拆除的房屋应依法给予拆迁补偿,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我们假设未来城镇化率达到72%(即达到发达国家80%的水平),人均居住面积在中性和乐观情况下分别达到44(英国)和65(美国)平方米,潜在总人口达到16亿人,以此测算的住宅总需求建筑面积约为362~          604亿平方米,对应的市场规模约为261~435万亿元,其中,对开发商有利的住宅市场增量约为302~  544亿平方米,对应的市场规模约为218~392万亿元。另外,由于目前我国租赁市场正处于政策红利推动下的快速发展时期,租赁市场或将分流部分购房需求。

租赁市场兴起

政策密集出台,多项措施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2017年以来,国家层面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居住的属性,通过打击投机炒作、增大住房供给等措施引导居民理性置业。同时,国家还大力推进租赁市场发展,为居民的居住需求提供了另一个释放渠道,保障民生。

我们通过研究观察到,我国鼓励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政策始于2015年住建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随后,国务院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成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相关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下半年至今共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实施意见。

我们对各地住房租赁政策进行梳理,主要从供需两方面推动租赁市场发展:

①刺激需求:完善法规、加强监管、保障承租人权利、允许公积金支付房租、推行“租售同权”,从而改善过往租房的监管漏洞和公共服务的缺位,减少居民选择租房时的主要顾虑;

②扩大供给:政府新增租赁用地供给,允许“商改租”;通过减税鼓励企业开展住房租赁业务以及个人出租;开展“公租房+PPP”与REITs试点,提供金融支持等。

政府低价出让租赁住房用地让利于民,鼓舞企业共同参与

2017年7月,上海成交了浦东新区和嘉定区两幅地用于建造集体租赁房,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均由国有企业以起始价竞得。一幅位于浦东新区张江南区,土地面积约6.5公顷,可建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以7.2亿元竞得;一幅位于嘉定区嘉定新城,土地面积约2.85公顷,可建建筑面积7.13万平方米,由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亿4.2亿元竞得。两幅地块的成交价相当低廉,平均成交楼面价都不超过6000元/平方米,而同区可比的商品房用地成交楼面价均超过3万元/平方米,折价率高达80%,政府表率让利于民。

2017年8月23日,上海市新推出4幅租赁住房用地,总建筑面积达21.85万平方米,均位于核心商务区位置。目前四幅地尚未成交,成交价尚未确定,但已公布起始价。从上期两幅租赁住房用地的成交过程推测,本次4幅租赁住房用地也有可能以起始价成交。我们将该4幅地的起始价折算为楼面单价,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4幅地的平均楼面价为7725元/平方米,同样远远低于区位的商品房出让成交价格,亦显示出政府大力支持租赁住房发展。

“城中村”住房舒适度较低,长租公寓符合消费升级新需求

“城中村”指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没有或仅有少量农用地且没有撤村并居的村落。大部分“城中村”属于城市管理难题,存在着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公共服务设施薄弱、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融合难等多种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理。由于缺乏整体布局规划,大部分建筑楼距过小,到处可见“握手楼”;由于治安巡逻物业管理不到位,人员混杂,容易滋生犯罪;缺乏卫生管理导致垃圾随意堆放较常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雨污水管网,许多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自行搭建栅栏、棚架较多,公共通道堵塞,并且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

除了城中村租房外,相比个人传统租房,长租公寓也具有多重优势。长租公寓由企业统一管理,深度服务满足多样需求。除了租客权益更有保障,装修观感质量更高,上门保洁维修服务管理周到,而且社交群体交际也更加便利。目前已有不少优势房企布局长租公寓领域,具体如下:

①世联行旗下红璞公寓:截止至2017年6月30日,红璞公寓已经进入了深圳、广州、杭州、武汉、厦门、合肥、成都、济南、宁波等27个城市,全国签约间数4万多间,覆盖核心一二线城市。红璞公寓为租户提供多种深度服务,包括Wi-Fi、智能门锁、组织活动、保洁、代收快递、修理等等,基本覆盖青年租户的主要生活需求。

②万科泊寓:作为我国租赁市场的先行者,万科自 2014 年以来积极布局长租公寓市场,目前已整合形成了集中式长租公寓品牌“泊寓”。泊寓以市场化租金定价,致力于满足城市青年人群的中长期租住需求。截至2017年6月30日,泊寓业务已覆盖 21个一线及二线城市,累计获取房间数超过 7 万间,累计开业超过 2 万间,开业 6 个月以上项目的平均出租率约 87%。泊寓公寓配备齐全,交通方便,提供健身中心、阅读区、休闲区等共享休闲场所,并能够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实现线上预约看房、签约,符合年轻人的租房需求与消费习惯。

③招商蛇口长租公寓:作为国内最早进入长租公寓市场的企业之一,招商蛇口聚焦国内中高端租赁市场,布局深圳约50万平米、1.3 万套长租公寓产品,已形成“壹栈”、“壹间”、“壹棠”三大核心产品线,并已全面形成产品与服务、运营管理、品牌等细分标准化体系。目前在北京、天津、武汉、重庆等城市以自有物业改造成公寓的多个项目正在同时推进,招商蛇口将以“中国中长租公寓领导品牌”为发展目标,计划以三年的时间实现品牌全国布局。2017年1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策划了对“长租公寓”的专题报道,曾采访招商蛇口及旗下的长租公寓项目,谈及长租公寓行业的市场趋势,以及招商蛇口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④皇庭国际:公司近期亦积极拓展长租公寓业务,于今年8月15日发布公告称下属公司拟出资5000万元设立深圳皇庭国际公寓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公寓投资、管理运营和创新平台。并且,为了落实公司战略转型,拓展不动产管理服务规模,布局长租公寓业务,公司于今年9月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皇庭公寓管理公司拟与皇庭酒店管理公司签署《皇庭V国际公寓管理顾问合同》,为皇庭酒店管理公司运营管理的皇庭V国际公寓提供管理顾问服务,合同涉及金额约为750万元。

租赁市场重在营运,亟待配套金融支持

租赁市场开发建设后,相关运营需要统一进行管理,从而为租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支撑良好运营管理的背后,是低廉、稳定的资金成本。目前我国参与公寓运营的企业面临租金回报率较低的问题,在无风险利率水平较高的背景下,降低资金成本迫在眉睫。发达国家的成熟租赁市场已证明发行REITs是住房租赁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亦在加快制定相关房地产金融政策产品,鼓励开展REITs试点,部分房企也在积极开拓房地产金融业务,如目前走在我国房地产基金市场前列的嘉宝集团。

嘉宝集团坚持“轻重并举,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主营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租赁经营,于今年初正式与光大安石团队融合,大力开展房地产基金业务。截至2017年中报期末,公司实现房地产基金业务营业收入1.75亿元,其中管理及咨询服务费收入1.64亿元,在管物业面积逾 280 万平方米,新增管理规模 96 亿元,在管规模达433 亿元,增长较快。光大安石是国内领先的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在中指院2016年中国房地产基金综合能力排行榜位列第一。随我国REITs试点的持续开展和住房租赁市场的兴起,嘉宝集团的房地产基金业务将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

商品住宅开发领域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

龙头房企市场空间较大

近年,我国龙头房企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特别是进入2017年后,提升速度更为迅速。截至2017年上半年,Top5和Top10市场集中度为18.45%、26.44%,较2016年末分别大幅提升了5.62和7.59个百分点,而美国房企2017年上半年和2016年末Top5和Top10市场集中度分别为22.55%、32.26%和20.82%、29.97%,中美房企Top5和Top10市场集中度的差值由2016年末的7.99%、11.13%快速缩小到4.1%、5.82%。

我们假设到未来住宅市场空间分别达到前文所述的261和435万亿元,按照美国龙头房企2017年上半年的集中度估算,未来我国Top 5和Top10房企市场空间分别约为59、84万亿元和98、140万亿元。

优势房企销售高增长,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

优势房企品牌、规模、融资、渠道等多方面竞争优势显著,即使在行业降温背景下仍能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的方式获取高增长,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融创中国、阳光城、龙湖地产、碧桂园等优势房企销售额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高达123%、105%、97%、90%。


注:

餐讯网为您提供最全餐饮行业数据,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餐讯网APP,进入经营技巧——行业数据版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