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讯网

餐饮人的掌上宝典,让餐饮生意不再那么难!

打开

请假未获批离岗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吗?(高院再审)

打开

8月1日起,重庆市餐饮、住宿业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打开

打上班卡后私自外出回公司途中被撞身亡是工伤吗?

打开

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和谣言公布,你了解几个?

01月12日 企鹅科学 阅读481

1月12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协共同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烹饪协会、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学科领域专家,对 “普洱茶‘致癌’”等10个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科学解读,会上还发布了2017网络十大食品谣言。

1、2017年食品安全十大热点  权威解读阐释原理

此次热点沟通会,来自食品科技界的权威专家公布并解读了2017年食品安全十大热点:1、保健食品的问题与治理;2、普洱茶“致癌”;3、“网红食品”显现安全问题;4、法国奶粉被召回;5、中式咸鱼致癌风波;6、喝白酒抗癌;7、无矾油条的铝超标;8、喝王老吉“可延寿10%”;9、网络餐饮监管加强;10、挂面可燃。

与会专家表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食品安全产业链梳理、构建和不断强化的十年,也是食品安全水平逐渐提升的十年。建立强大的自身,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是舆情向好的基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指出,“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是中国食品工业由大到强的重要标志。”

此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研究员、渤海大学副校长励建荣教授针对2017年国际重要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综合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可以看出,在全球大同的趋势下,国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已逐渐与国际接轨,而在全球视野下审视食品安全的隐患,也给中国的食品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启发。

2、2017年网络十大食品谣言AI识谣、精准辟谣成新方向

此次会议还发布了2017年网络十大食品谣言:1、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2、榴莲和牛奶一起吃会咖啡因中毒;3、有人利用塑料制造假大米;4、无酱油代码的酱油致癌;5、肉松饼是棉花做的;6、肉、蛋、奶是现代老年病的根源;7、疯传的"染色葱"真的可能致命;8、“辟谷断食”,真的有抗衰老抗肿瘤的功效吗;9、低钠盐就是送命盐;10、空心菜是毒中之王。

据发布者腾讯科普频道主编何建红介绍,截至去年年底,腾讯公司辟谣文章阅读总次数达8亿次,拦截谣言超5亿次,辟谣榜单研究报告累计发布76个,辟谣专家和机构合作方达1304家。她还表示,未来,AI识谣和精准辟谣将成为下一步辟谣打击工作的新思路。

2017年9月,中国科协与腾讯公司共同发起辟谣“慧眼行动”,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科学领域内的网络虚假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和拦截,并精准推送权威专家,澄清事实真相。

计划通过两年的时间,携手千余名专家,不断积累专家辟谣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形成有效算法,最终推出人工智能谣言识别系统,从源头上控制谣言的发布和传播,打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3、实力提升监管到位,辟谣工作体现“共治”成效

此次对2017年食品安全热点的解读,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自2012年首次启动年度食品安全热点解读媒体沟通会后的第七年,在整体上延续了以往权威、专业的特征及第三方的定位。

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介绍,2017年1-12月,学会共计完成29期食品安全风险解析,128人次专家参与。就其解读的严谨、专业与权威性而言,科学的基础更加坚实。

针对难度最大的网络谣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7年成功地打出了组合拳。据李海锋司长介绍,2017年总局在系统内建立了3960个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微信号、头条号。与科技界合作,全年共发布辟谣信息85条次,及时准确地澄清了谣言,净化了舆论环境。2017年,公安、网信部门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实行治安拘留等处罚50件次,以正压邪,显示了较高的管理水平。

同时,政府、企业、消费者、科技界、媒体人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成果显现。2017年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成为“辟谣”的生力军,仅腾讯一年发布辟谣文章就达1411篇;二是企业、科技界、媒体在科普战线形成集结。

据悉,本次活动同时作为中国科协“科普中国”2018年开年重点活动之一,主办单位邀请了60余家媒体参会,通过现场微信方式与媒体互动,并联合中国经济网进行直播,以食品安全科普信息化的方式,为公众答疑解惑。


注:

餐讯网为您提供最全餐饮行业数据,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餐讯网APP,进入经营技巧——行业数据版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