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讯网

餐饮人的掌上宝典,让餐饮生意不再那么难!

打开

请假未获批离岗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吗?(高院再审)

打开

8月1日起,重庆市餐饮、住宿业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打开

打上班卡后私自外出回公司途中被撞身亡是工伤吗?

打开

知名餐企又双叒叕出事了?消杀频次或成焦点?讯哥要说几句公道话!

04月01日 盘点 阅读436

2019年的餐饮业可谓“备受瞩目”。“315”一系列事件一波未平,近日,朋友圈又被“蟑螂爬上某知名连锁企业餐桌”事件刷了屏……

这次的事件,究竟是门店之过还是另有原因?接下来讯哥就带大家深挖一下隐藏在事件背后的那些事儿。

  01 事件回顾

3月17日,上海市民陈先生一家在长宁区某知名餐企门店就餐时,一只蟑螂爬到了孩子的碗筷附近,让未满两岁的孩子受到了惊吓。陈先生透露,当天该餐厅前厅经理称餐厅每周进行一次消杀蟑螂工作,但并未当场提供消杀记录。在消费者要求提供前半年的消杀记录后,店长只给消费者提供了6张记录,然而按照店内“一周一次消杀”的说法,半年中应共有24张记录。

随后,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查结果显示,该门店“灭四害”的记录实为“一月一次”,并非“一周一次”。

消费者认为,该餐厅工作人员在消杀频次的解释上“漏洞百出”,对于该门店提出的“最多500元代金券”的解决办法,他表示“不需要”。

随着事件的发酵,舆论一波轰似的倒向了涉事门店。

图为网友评论

  02“窦娥冤”?

事情发展到这里,讯哥实在忍不住要说些公道话了。该门店消杀频次虽不像负责人说的“一周一次消杀”,但一月一次消杀也是正常现象。在专业范畴,蟑螂的繁殖周期为28天,所以一月进行一次消杀是能够起到合理控制虫害孳生的作用的。

要知道,虽然消杀用药均为微毒药剂,但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也不应频繁用药。并且,高频率消杀容易使蟑螂产生抗药性,反而难以保障消杀效果,因此并不建议高频率消杀。

  03 问题背后的责任谁来承担?

消费者认为责任在店方,但门店认为自己每月都做消杀,店里出现蟑螂是消杀公司的责任。难道真的是消杀公司的消杀水平不过关?

在该门店提供的6张“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报告”上,记者看到,2018年9月14日的记录上手写“店内洗碗间清洁池下方有积水”、“前门卷帘门底部、后门门框缝隙过大,易造成外部入侵、应在高风险区域点布蟑螂饵剂”这两项安全隐患,在2018年10月19日、11月15日、12月13日、2019年2月14日的记录中,消杀公司在每次的消杀记录里都提到了该门店基础设施存在的虫害孳生隐患,“积水”和“门缝过大”的隐患不止一次被重申,隐患频繁出现,可见并未得到门店的重视。

图为门店提供的消杀记录

该门店虽然保证了合理的消杀频次,不重视基础设施虫害隐患也是造成虫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业的消杀公司会在每次消杀作业之后为门店出具针对本次消杀服务的防制建议,指出门店基础设施存在的虫害隐患。虫害无法仅凭药物得到控制,消杀作业只能控制数量,并不能彻底消灭虫害。因此,门店应重视并整改存在的基础设施虫害隐患才能达到良好的虫害控制效果。

其次,“外部入侵”也会造成虫害。餐饮门店大多扎堆开店,没有统一消杀,仅自己门店做,也可能受到周围未按时防控的门店带来虫害入侵。所以,无论是物业还是监管部门,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对管辖区域内的餐饮门店应组织集体消杀防制,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虫害。另外,每天进货的纸箱、筐等都有带来虫害入侵的可能。

  04 门店虫害防制手段及建议

下面讯哥给大家普及一下常见的虫害用药手段。

虫害防制手段规范

了解完常见虫害的用药之后,提示大家“预防”同样必不可少。讯哥也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虫害防制的注意事项。

门店基础设施虫害防制注意事项

作为门店,虫害防制不能仅依赖于消杀公司,重视店内基础设施虫害隐患同样重要。作为物业或其他监管方,应重视区域性消杀,防止虫害外部入侵,才能有效控制虫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05 选择良心服务商共建“食安”

餐饮行业经营不易,老板及从业者都非常辛苦,有时很难面面俱到,餐讯作为餐饮行业专业的门店上门服务平台,在“门店消杀”服务中:

1.严选消杀服务商,通过筛查公司资质、人员资质、药品资质作为服务商必须的准入条件;

2.在消杀公司作业时,平台严格规范服务商作业标准,要求在每一次的消杀作业后都为门店提供针对本次消杀的防制建议;

3.通过手机端平台化、系统化地监管,让门店负责人及时了解店内的基础设施虫害隐患。

食品安全的建设需要餐饮门店、相关服务公司、服务平台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一起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就餐环境。

讯哥作为门店后端安全管理专家,定期会推送一些门店安全管理的干货内容,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 END -

来源:餐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