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讯网

餐饮人的掌上宝典,让餐饮生意不再那么难!

打开

请假未获批离岗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吗?(高院再审)

打开

8月1日起,重庆市餐饮、住宿业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打开

打上班卡后私自外出回公司途中被撞身亡是工伤吗?

打开

对于餐饮业,我们更需要的是“匠心”还是“良心”?

01月16日 红餐网 阅读463

今年在网络和餐饮行业,一位日本老人的曝光率很高,并被请到了中国来,为中国食客奉献他制作的米饭,大家都在宣扬他的“匠心”精神,确实,几十年如一日只为做好一碗米饭,这位老人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的这种“匠心”精神在我们当下社会环境下的中国,能推广下去吗?我的答案是,不能。

在2004年的时候,我当时任职的餐厅老板从外面高薪挖了个厨师来,这位厨师到我们餐厅来只做一道菜,江西鄱阳的“三色鱼”,因为是鱼米之乡,在我们这个城市做鱼的很多,但他烧的三色鱼确实好吃,在平时的接触聊天中,了解到,他从12岁就被父母送到师傅家,师傅开了个餐馆,这道鱼是主打产品,向师傅学艺了10年,师傅只教他这道菜,告诉他只要做好这道菜就行了,这学艺的10年,每天还要帮师傅家干活,没有工钱,只包吃包住。过年过节的时候父母还得拿钱给师傅家买礼物,22岁自己离开师傅独闯江湖。一道鱼学了10年,是他笨吗?或是师傅不肯教吗?都不是,这是中国传统的学艺历程中最普通的例子,以前的人向师傅学艺都是如此,学5、6年是最短的,从小就学,学个10年是很正常的,这样学出来的艺才是精、强的。大家可以看看古建筑那古代木匠的技艺到现在仍被全世界称颂,这些工艺很多现在基本已经失传了,为什么会失传,因为它比较难,学他要花很多时间,没有人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去学所以它慢慢就失传了。

回到前面那个问题,我为什么会说“匠心”精神在中国当下环境不能推广下去呢?这是由当下现实情况决定的。

一、“速成”经济与“匠心”精神背道而驰,现代社会“速成”大行其道,吃的鸡肉、猪肉是“速成鸡”、“速成猪“,学个厨师也是”速成班“,现在的技能教育基本都是速成教育,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导致的必然结果,传统工艺因产量的不足而逐渐被工厂流水线代替。如:正宗的川菜离不开正宗的郫县豆瓣,但现在豆瓣酱的需求量太大了,传统的天然日晒、自然发酵的制作工艺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于是大量的速成豆瓣酱生产厂家出现了。于是再也难吃到正宗的川菜了。

二、“通才“与“全才”的教育思想不符合“匠心”精神的要求,现代企业都强调严格的成本控制,比较喜欢“通才”和“全才”,而学艺之人又面临着不计其数的竞争者,也希望自己的能力全面一点,短暂的技艺学习既然要达到全面必定面面不精,一个三年制的厨师培训班,要学习全部八大菜系,可能学精吗?

三、“一切向钱看”的生活压力和现实不允许讲究“匠心”精神,”从90年代之后,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完全被“一切向钱看”所笼盖,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消费和享受甚至攀比,现在除了足球和武术、以及艺术类需要从小就练的这几门技艺,恐怕再也找不出让父母或年轻人愿意花个5-10年才能学精的其他技艺了。学艺自古以来都是穷苦人家小孩的事,但以前的父母靠种个地、开个小铺就能养活一家人,让自己的子女花个10年去学个手艺,以保证他一生拥有谋生的手段,父母很愿意,现在呢?穷苦人家巴不得子女早点赚钱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就算父母愿意,子女看着周边的朋友一个个“生活滋润”,而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经济与他们差距逐渐拉大,也不可能坚持的下去,否则,子女可能连对象都找不到,这就是目前中国的现状。

对于现在的中国餐饮业,讲“匠心”完全是不切实际的,中国的餐饮企业更应该讲的是“良心”,不乱用添加剂、不用回收油、用真牛羊肉,不用有毒原材料,全部使用真材实料,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这才是我们中国现阶段该全面去宣扬和推广的事情。